二楼住满一年共享财富,女主连哭三晚冲上热搜:私下卖房立亏49万无人接盘
这个案例就发生在上周,中介刚把钥匙还给房主。
看房时阳光明媚,入住后反水、潮湿、虫子、噪音轮番轰炸,女房主半夜发朋友圈说宁愿回村里住砖瓦房。
有人留言劝她降价出售,留言板一片倒:不买,白送都不要。
很多人以为二楼只是采光差点,其实最要命的是排水共用。
二十年以上的小区,二楼往往和楼上共用一根110mm主下水管,十几户油脂、纸巾全往里头冲,堵点是3楼到2楼的弯头。
住进去三个月就能体验马桶咕嘟咕嘟往外冒臭水,墙面鼓包,地板起泡。
疏通公司报价800—1500一次,折腾两次就顶一年物业费。
采光也是巨坑。
楼高18层、楼间距30米的新盘共享财富,二楼冬天下午三点就黑成傍晚。
实地测试:前排底商外挑1.8米,低楼层日照时间直接砍半。
想在阳台晒被子得选正午一小时,还得防楼上的烟头。
绿篱紧挨窗口,夏天蚊虫飞进屋开灯像室内丛林。
有人装了3层金刚网,风堵了,空调电费从每月200涨到460。
最尴尬的是隐私,修剪绿篱的园艺工正对着客厅吃午饭,路人抬头就能看到你在沙发上打滚。
顺嘴提一嘴:外墙防水十年左右老化,雨水顺墙渗进室内,墙角长黑斑,木地板踩着吱呀响。
这次热搜小区用的是当年流行的外墙保温板,接缝裂了没及时补,二楼和一楼墙面像地图。
维修必须把保温层敲到红砖,再重新刷防水砂浆,少说几千块。
买房前记得看两点:一是排水图,老小区去找物业要竣工管线,标注独立还是共用;二是暴雨天看房,带一个激光测距仪,站在客厅量日照和阴影,阴面和阳面用记号笔标好时间。
节骨眼能省下日后十年烦恼。
也有人坚持买二楼,三招能把风险降到可接受:小区交付不超过五年、整栋楼使用同层排水系统、地基抬高0.8米以上。
满足前两条,多花一两万装一套防反水阀,地板做全房防潮垫,基本能睡踏实。
若带小院且层高高出道路60cm,还能搞个迷你菜园,转手溢价15万不是梦。
预算紧张的时候最容易被低价迷惑。
多看保安室旁的维修记录、垃圾桶旁的疏通票据,再拽住二楼邻居问一句最近堵没堵,就能筛掉九成雷盘。
房子再便宜也扛不住住半年就想跑的心情,卖房时的49万差价足够给任何人长记性。
配先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